http://blog.sina.com.cn/cecilia
镜头下的文化之旅
(2013-12-12 09:15:05)
惊艳蒙特利尔“国际立体园艺展”
面对“国际立体园艺展”(Mosa?cultures Internationales)上那些巨大的,栩栩如生的植物雕塑,“剪刀手爱德华”或许都会自叹不如!
巨型植物雕塑“地球的母亲”令人叹为观止
步入园中,乍见一个身披斗篷的“巨人”正半跪在地上,身后是一群“羊”,植物羊,我就已经惊呆了。和以前在欧洲见过的园艺作品相比,这些立体雕塑更加巨大,也更加逼真,而且创意十足。看一旁的介绍,立体园艺又名“植物马赛克”,源于欧洲,是运用不同特性的小灌木或草本植物,种植在二维或三维的立体钢架上,再填入介质土,种上各类植物,创作的立体植雕作品。用于立体花坛的植物材料要求矮生、蔓生、耐修剪,能体现平面效果。
这项世界著名的园艺赛事本就诞生在蒙特利尔植物园,始于2000年,三年一次,起初由来自14个国家的35个城市参赛,到这一届已经有超过来自25个国家100个城市了,是世界最高水平的立体园艺大赛。而眼前这组“牧羊人与羊”的立体雕塑就是上届的冠军作品,也来自蒙特利尔市,这届又特别展出是为了纪念阔别十年,远赴日本和中国之后,园艺展再次回到它的创始之地。
今年的主题是“希望之土”,要求参赛者们将作品和自己国家的环境联系起来,并能展示这个国家的濒危物种。据说这次大赛共用花草植物390个品种1200万株,其中红绿草就有16个品种,彩叶草有15个品种,银香菊2个品种。设计师们使用钢或铝制作金属网来造型,然后装上泥土,种上不同的花草来塑造不同的质地和色彩,而室内灌溉系统则可以使这些花坛持续到比赛结束。
(荣获大奖的中国作品“仙鹤与少女”)
中国人的聪明智慧,加上为国争光的任务,使得每届中国参赛作品都能获得奖项,甚至大奖,这届虽集中了20多个国家富有才华的园艺艺术家,但头等奖依然被中国摘得。前一天结果刚揭晓:中国参赛作品《仙鹤与少女》获得第一名。讲述的是那个耳熟能详的美丽故事:盐城自然保护区一位年轻志愿者以身救鹤,所救的丹顶鹤也正是中国的濒危物种。虽然作为中国人,我一方面感到很自豪,但另一方面也有些遗憾,为什么在国内就见不到这么好的作品呢?
参赛者纷纷以自己国家的稀有或者代表动物为主题,于是植物园里到处“珍禽猛兽出没”:马达加斯加的环尾狐猴,北美野牛,乌干达大猩猩,北极麝牛等等,无不生动有趣。还有各地的特有文化景观,比如复活节岛的石人,印第安原住民等等。
园艺大赛不仅是比拼园艺,同时也需要园艺师们无限的创意和想象,很多大型作品恐怕连很有园艺天赋的剪刀手爱德华里也难以胜任,必须由一个团队完成。
这件名为“地球母亲”的作品最让我震撼:约15米高的“地球母亲”左手上瀑布一泻而下,右手上一只灵巧的小鹿正准备跃下,长发由无数花卉组成,不远处还有几匹马儿。
活灵活现的大猩猩们的皮毛都是由活生生的植物们“扮演”的,除了手脚耳朵鼻子等部分是用塑料制作。风吹过,“毛发”也随风舞动,简直和真猩猩无两样。
奥德赛(母马)与希望(小马)”这个作品有点不同,它是Heather Jansch of Britain用废弃的木头雕成的环保作品。
美国两个入选作品之一,由加州理工制作,名为“供养世界的人”。表明加利福尼亚州农业的欣欣向荣。
土耳其的“吉普赛姑娘”由1.6万株植物组成一副精美的马赛克作品。
评论